-
作者:核实中..2010-01-28 14:35:09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中央美术学院从1959年开始实行画室制教学。著名的油画家吴作人、艾中信、罗工柳、董希文、许幸之等教授,分别领导了油画系三个风格不同的工作室。吴作人工作室后改称第一工作室,罗工柳工作室后改称第二工作室,董希文工作室后改称第三工作室。三个工作室的建立,为油画教学开创了一个新的百家争鸣的局面。艾中信教授协助吴作人先生主持第一工作室的教学,侯一民、靳尚谊、韦其美和戴泽等几位老师都曾在这个工作室任教。当时吴作人先生身体欠佳,经常在艾中信先生陪同下出入画室,这是工作室的黄金时代,我们作为这个工作室的第一批学生是幸运的。吴作人先生经常在我们的习作前面做具体指导,并阐述他的艺术观念。他的话不多,却很精炼,有时颇有风趣,恰似他的画风一样。学生也很尊敬老师,许多同学都有认真做笔记的习惯。今天,我翻开笔记本,回忆当年吴先生的种种教诲,仍感到语重心长,发人深思。
按照吴作人先生的思想,画室的宗旨在于培养学生掌握西欧古典的油画技巧,并逐渐发展民族的特色。为此,工作室一方面十分重视严格的写实基本功训练,另一方面又引导学生注意对民族艺术遗产的学习和研究。吴先生说:“油画艺术的发展,一定要有坚实的基础,必须掌握油画的全部特性,才能谈得上民族风格的创造,否则将会是非常肤浅的东西。”素描是一切绘画造型的基础,吴作人先生对素描作业的要求十分严格。画得准确是第一步,对于一张轮廓画得不正确的作业,无论完成到何种程度,他总是要首先指出那些基本比例、位置上的错误,然而,当同学能够勾好了轮廓的时候,他却总是鼓励学生说:“要大胆画下去,不要害怕。”为了培养学生严格的形体观念,他强调“应该以方取圆”,“对于那些关键处的结构,要直到弄明白它究竟是用几个面结合起来的为止,才能做到使形体不概念”。他还进一步解释说,这同音乐、舞蹈中的基础训练很相似,太极拳的训练也是很严格的,没有严格的对面的分析,表现出来的东西不是圆,而是空的,是气吹起来的,没有骨头。他还主张素描要能表现出色彩变化来,要有丰富的色彩感,他强调中国绘画的传统——“墨分五色”。
色彩在当时往往被学生们看做一个神秘的领域,大家热衷于寻求各种色彩的知识,然而,不同的学派,对色彩的解释是不尽相同的。同学们往往会为画不好色彩而苦恼,然而吴先生并不喜欢仅仅用强调色彩的某种因素,例如用色彩冷暖等概念来要求学生,他更强调学生应该按照对象去体会色彩的具体特征和那些极其细微的差别,因此,他喜欢运用西欧艺术教育中的传统提法,即“色价”的观念来要求学生。“色价”二字似乎使人感到费解,然而,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逐渐理解了它的内容。吴先生说:“色价”包括了色彩的全部涵义。他在色彩教学中的第一个原则就是色彩不能脱离开塑造形象,进一步则要求色彩表现对象的质感、量感和空间感。因此它们必定是丰富多变,和富有表现力的,很难用红或绿、冷或暖的简单概念来解释,用吴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一种“说不出来的颜色”。“它看着是这个颜色,又不是这个颜色,它往往是用红不觉得红,用紫不觉得紫,
它是一种表达物质本身的颜色”,“任何一个颜色都可以调得很脏,也可以成为很丰富的灰调子,这要看它们的关系,看你摆在什么地方”。“如果颜色摆得准,要它在什么空间,它便在什么空间。”“每一笔颜色都要摆在整体之中,要各得其所。”他不赞成脱离开对象,脱离开造型来谈论色彩的好坏,更不赞成脱离开造型来搞纯色彩的训练,他认为这将是“无的放矢”。他要求学生作画时“既要注意色调的变化,又要注意结构,否则会把画面弄成全是跳动的色点子,或成为一张单色素描了。”他主张同学应该多从好的艺术原作以及从观察对象中来体会色彩,应该摆脱印刷品的影响,因为印刷品中的色彩往往是肤浅的。工作室里给学生摆的作业,多是一些色调沉着,变化细腻的对象,吴先生认为这有利于学生掌握色彩的微妙变化,相反,颜色对比过于强烈的对象,色彩容易表面化。
像所有的艺术大师一样,在对艺术的基本训练中,吴先生把整体的观念视为最重要的环节,他指出“抠局部,把握不住整体”往往是学生画不好习作的关键。他告诉学生,不要“谨毛失貌”,“局部一定要服从整体”,“表现得充分不等于琐碎。同样,画得琐碎也决不等于充分。”
吴先生在教学中十分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个性,他认为像鲁本斯那样,教出的徒弟都像他自己那是最大的失败。他不赞成学生在作画时力图模仿别人,他主张应当“以自然为师”,在表现自然中去推敲、去锤炼自己的艺术语言。他说:“在形式上可以借用别人的作为启发,但是要创造出自己的方法,要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必须以自然为师。”为了保护同学的艺术个性,在基本练习中,他不主张多讲具体的方法,诸如,用什么颜色来调,先画什么,后画什么,而着重启发学生去认识对象,了解自然。吴先生说:“动笔先要了解物性,鹰的雄姿是在长期居高临下的生活习惯中形成的,草食动物的四肢,生下来就要准备随时逃避猛兽的追击,……画肖像,要了解人物的性格年龄、形象特征,要形神兼备”,“在肖像画中,肖像就是主题,要‘引人入胜’,‘胜’就是主题,画面上要有主次,才有精神,传神不只限于眼神一个部分,而要注意所有的部分。”艾中信先生说,画人物要有形象感,不能总是直线条,要有文学性的比喻,例如,眉如卧蚕,胫如蝤蛴,丹凤眼,菱角嘴……文学中精彩的句子,是写了多少次才得出来的,绘画的语言,也要反复推敲。吴先生说,画画时要根据对象,分别对待,并无固定的一套。他还鼓励学生说,“你们的作业如果能画得比真的对象更高,看了更使人鼓舞,那时,你们就可以毕业了。”
工作室的教学,对高年级学生特别注重艺术表现。吴先生看到有些学生用死抠的办法画长期作业,画一笔,看一笔,几十个小时画不完一张作业,认为这不是好办法。他认为,画油画也应当做到“意在笔先”。他说:“画一张习作,其实并不需要多长时间,即使是长期作业,真正作画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并不一定需要二、三十个小时,有时也许五、六个小时就够了”。“时间长是要你用来反复地研究对象,有时画错了,把颜色刮下来,重新来画,所以问题不在于时间够不够,而在于是否具有了表现的能力”,“所谓深入刻画,也并非一定要把时间拖长几十个小时,否则,画不完,时间再长也还是画不完”。他主张“画面要生动,手法要经济,”“用笔简练,内容丰富,因此应当想好了再下笔,要做到意在笔先。”吴先生也指出,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有好的造型能力,知道哪些是关键,能够分清主次,提炼取舍,这样才能节省时间,少返工。记得后来,我曾经问过他那幅精彩的齐白石像是怎样画出来的,吴先生告诉我,此画构想已久,后来他把齐老请到家里对着他本人写生,仅画了两次。第一次主要画头部,第二次画手。我听后不禁大吃一惊,这幅肖像画,笔法巧妙,色彩溶合,充满了神韵,它的主要部分,竟是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准确无误地一气呵成。至此,我仿佛最终明白了吴先生主张作画要“意在笔先”的真正含义。
风格即人,画画靠的是修养。吴先生说:“专业搞到一定程度,便需要各种辅助因素,可以按照个人的爱好,注意其他艺术方面的修养,特别是到了高班,不能一天只钻到画里,否则,不一定会有多大收获。”他要求学生除文学作品外,还应当注意音乐,戏曲等姊妹艺术。吴先生强调速写课的重要,并且以身作则。记得那年,他的速写专集出版了,同学们十分喜爱那些精美的画页,还到他的家里去欣赏他的许多速写原作,他希望同学们“手不释卷”地画速写,同学们看到,在他衣袋里装着的速写夹子,四角已经被磨得滚圆了,仿佛是他的一位老朋友,又是他辛勤劳动的见证。吴作人先生对待艺术和治学的虔诚精神,成为学生的楷模,他的精辟的艺术见解和主张,不仅为工作室的创立奠定了基础,还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如今,二十多个年头过去了,他当年的学生们,许多人已经两鬓斑白,分布在全国各地,成为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方面的骨干力量。老同学们从外地来京,总是惦记着看望和问候自己的老师,并对他的教诲记忆犹新。近几年来,工作室制又恢复了,我国油画艺术面临着一个新的繁荣的局面。老一代艺术大师们所创办的工作室,一定会在新的形势下为油画艺术教育事业不断发挥新的作用。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