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篆刻工具

      作者:核实中..2010-01-11 14:41:14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一、刻刀

        刻石用的刀是平口式刀。
        口是平的、两面开刃,
        开刃 的斜度为二十至三十度角,
        如四十五度以上的角度,
        因为太钝,
        不易入石。
        刀刃薄的适宜刻爽利一类的印 ,
        刃身厚的适宜刻苍浑一路的印,
        刻铜时用斜口刀,
        刻玉时用钻式刀,
        刻木竹用薄刃刀,
        如刻草书边款,
        除用平口刀外,
        也可以用吴让之式四面有刃的尖刀。
        至於刀的长度,
        则以手持不重,
        且超过食指一倍为度 ,
        大约足十五公分左右,
        在刀杆上都需要缠棉绳或籐条,
        以便於把持。


        二、砂

        磨石章必须用水砂纸,
        不可用木工用的砂纸,
        磨时垫 於小块玻璃板下方再加水磨。
        准备三百二十号、八百 号与一千五百号三种砂纸,
        粗磨用三百二十号纸,
        磨细则用八百号,
        如果印身磨光,
        则用一千五百号纸。


        三、印床

        篆刻家治石,
        以左手持石、右手持刀,
        石转刀动、进 退自如,
        多不用印床。
        若印面过大,
        或刻玉制铜,
        因 为把恃不便与过於坚实,
        所以必须备有印床才适手。
        印床的材质有木制及金属制两种,
        木质较轻便;金属较稳重;印床的形式有楔子式和螺丝口式两种,
        用螺 丝调整松紧较楔式牢

        四、印刷

        牙刷式的印刷,
        可以刷印面,
        以保恃印面明净; 另有棕刷(俗称棕老虎),
        乃以棕丝困绑而成则可以用 来拓边款。


        五、印泥

        印泥是印章的衣服。
        服装不整则失之寒碜;印泥不佳 ,
        则印章不能生色。
        中国产的印泥,
        以前以漳州的丽华斋、北平的荣宝斋、杭州的西冷印社三处最有名。
        好的印泥,
        色泽鲜明,
        永不晦变,
        且沈厚不走油,
        拓 用之後,
        印泥上结一层光泽,
        用手拂之亦不脱落"如自制印泥,
        则应备朱砂、印油、艾绒三种,
        油以菜油 、茶油为最好,
        炼油可以用定温箱烘烤,
        到用箸沾起油时可以成丝,
        即可使用。
        殊砂可以先用酒精去掉砂中的铁质,
        然後用滚筒机加油磨细,
        只需半小时便完成,
        但制出的印泥,
        一定要经过一段时闲才可使用。


        六、印筋

        印泥需要时常翻搅,
        翻搅时应顺一定方向,
        使艾绒之丝不乱。
        就不会沾印文,
        翻搅印泥,
        需用印筋,
        牙质骨质均可,
        以前方较宽,
        後面呈柄形为宜,
        印筋大小视印泥多少而定。


        七、砥石

        刻印用刀,
        久则刃必不利,
        所以需妥时常磨利,
        准备粗细纸石各一,
        粗的用来初磨,
        细的用来精磨呎刃口。
        市面上有油石也非常合用,
        磨时先将石浸水中,
        使石含饱水分,
        然後磨之,
        先粗後细,
        至锋口犀利为止,
        但锋口一定要平,
        不可倾斜,
        否则刻精细的印章时,
        不易达到预期的效果。


        八、印规或印矩

        印刻好後,
        必须有可以使印章钤印方正的工具,
        这种工具,
        方的叫印矩、圆的叫印规,
        它们都有一个直角做为方正的准则。


        九、印垫、印笺 (印谱纸)

        拓印上纸时,
        纸下必有垫物,
        一般是薄本子来垫纸,
        最好找松一点的纸质来钤印,
        也可以用橡皮垫,
        效果 都很好。
        如果在玻璃上成桌面上直接拓印,
        则显得不平或过硬,
        印面效果不易表现。
        印笺或印谱纸以薄连史纸为宜。
        台湾地区可用细薄的雁皮纸,
        拓边款或拓印都很适用。
        印笺或印谱上印的框格可以自行设计,
        或请书家书写後制版印刷,
        但不可过於艳俗,
        须沈厚雅致,
        才显得人方。


        十、拓包或拓墨

        拓包可以拓边款,
        它的作法足将小团新棉花裹上,
        如 一层细的丝绸或缎面,
        再用线扎紧即可。
        拓包可分大 中小三种,
        视印石大小与边款文宇之人小而采用之。
        用墨拓边款是一种湿拓法,
        又称墨拓法,
        与拓碑帖一 样。
        後来有人发明用蜡与碳粉混煮。
        制成蜡墨,
        可以 不用水、直按将边款用蜡墨拓出来,
        这幢拓法称为乾 拓。
        蜡墨足用硬质蜡与碳粉(碳精粉或乙炔黑皆可) 式制成,
        为了拓後黑色不脱落,
        则蜡中加一些松香,
        更为坚硬好用,
        将蜡墨作成圆形,
        则便於拓款时旋转压拓,
        才可拓得清楚。


        十一、青棒、白土、牛皮

        皆为印石磨光之用,
        白土较适合铜印,
        金属之磨光,
        青棒则适合一般刻石。


        十二、置石袋

        防止印敲击磨损。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66(s)   11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