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外

      作者:核实中..2020-12-07 10:15:03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5)

          (2/5)松,不锈钢等综合材料 史金淞

          (3/5)一组假山石,高分子环保阻燃型材料与防潮耐高温涂料 史金淞

          (4/5)70,367孔,手工宣纸,115.5 x 65.5cm ,2020 付小桐

          (5/5)Woman,59x19x14cm,2020 付小桐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物外
          展览时间:2020/12/12~2021/02/28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草场地艺术区327号-(EGG画廊)
          主办单位:EGG画廊
          参展艺术家:史金淞、付小桐

        开幕时间:2020年12月12日下午15:00-18:00。


        史金淞,1969年生于中国湖北。其艺术实践涉及雕塑、装置、绘画、表演、建筑、影像、戏剧实验、观念设计及制造等多媒体系统,作品从意识的解剖、意识的自觉以及意识的公共性等三个方面,来探索名词意义上的“意识雕塑”和动词意义上的“雕塑意识”,因此他的每件作品均为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意识流断面,并互为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独立个人的意识成因系统。

        树木一直都被视为具有某种精神实质,它们被用来当作土地标记以预示地球的能量点,而中国人则将它们视为沿着龙脉的压力点,是走向线的聚合点,是将“龙”固定在地底下的停泊点。在中国文化中,从水墨画到诗歌,树都具有诗意的本质。史金淞的灵感源于重塑树的形式,实质却是捕捉它的本质和精神而非轻易能达到的境界。

        摘自凯伦.史密斯《史金淞作品2001一2011》


        付小桐于1976年出生于山西,2000年从天津美术学院取得学士学位,而后在中央美院的实验艺术学院获得硕士学位。她不满足于素描和绘画所带来的视觉张力,而通过在手工加厚的宣纸上,以不同方向的针刺孔来创作。在她的纸上作品中,她通过一种密集的劳作方式,以精湛的技术在较厚的手工宣纸上用针刺孔。这些不同方向的针孔日积月累,直到缓缓呈现出或宏观如山脉和惊涛骇浪,或微观如生命细胞的图像。

        付小桐在宣纸上的穿刺从许多方面看都是一种对传统文人画技巧的撤销。她不在纸上使用墨,或明确地用线条去塑造形象,而是更本质地与材料互动,将成千上万精心考虑过的针孔累积在一起,形成多重的缺席。它们的细致让人更多的想起工笔画,而不是写意画。在她的作品中,自发性与个性让位给了坚定而无声的、对纸面之完整性的干预。通过改变材料本身来描画内容,而不使用附加的符号形象。

        摘自保罗·葛思谛,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视觉文化与批判理论教授《中国当代艺术——一段批判的历史》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838(s)   23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