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林人不知——丁健飞作品展

      作者:核实中..2018-11-26 09:26:16 来源:中国国画家网

          (1/6)深林人不知——丁健飞作品展

          (2/6)藏烟(三)37x76cm 纸本水墨 2018

          (3/6)双虬图 27x24cm 纸本水墨 2018

          (4/6)秋月松风(一)38x48cm 纸本水墨 2016

          (5/6)天峰 55x29cm 纸本水墨 2018

          (6/6)西海望云 36.5x30cm 纸本水墨 2018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深林人不知——丁健飞作品展
          展览时间:2018/12/01~2019/01/02
          展览地点:[上海]-上海市静安区铜仁路90弄1楼 -(安簃艺术空间)
          主办单位:安簃艺术空间
          参展艺术家:丁健飞

        开幕时间:2018年12月1日  15:00


        深林人不知

        顾默修

        唐代“诗仙”李白有首难得的题画诗《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诗中先是感叹“名公绎思挥彩笔,驱山走海置眼前”,谈及画作具体内容时又有“东崖合沓蔽轻雾,深林杂树空芊绵”之句。这几句诗,除了要把“彩笔”换成“水墨”,用在当代画家丁健飞的近作“云山”系列上,也是恰当和准确的。这种“恰当”和“准确”,来源于丁健飞扎实的中国古典绘画功底,也表明他的画作是内在于千载而下的中国山水画传统的。但同时,在“传承”这个大前提下,这些作品呈现出的当代“激变”也是明显的、振奋人心的——其表征是“密”。

        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风景首先是文化,是“其中有人,呼之欲出”的情感与理念投射,其次才有自然。丁健飞却仿佛带着现代社会的放大镜,先抵达了自然。他沉迷于对山石草木做大量的单调又繁复的工笔细描,把自然真相的原始纹理与砂质实体放大了给我们看,光影清晰,历历可见。在那样的密度之上,画面的景深构成的视觉冲击力是足够强大的——以致眼观万壑,耳边宛若有松鸣。画家由此成为一个毫无掩饰的呈现者,一个视觉总体艺术品的创制人。深山更深处、密林更密处是如此的粗糙陡峭、壮丽以致可怖,无法穿透也无法征服。这密密匝匝的自然画面是无情的,一任季节交替,死生相继,对人类世界的介入以及人类意识的附着,形成了严防死守、密不透风的拒绝。如此这般的“密”,真正有力地表达出了“空”。极致的“密”与极致的“空”构成了颠倒和对等关系,而“密”与“空”的辩证无疑成为了丁健飞画作的重要形式与主题。

        “云山”系列画作彼此之间无疑也构成了文本互涉关系:所有的画作分享一个无比广袤的摒却了人迹的山石森林——后者亦可称为它们共同的母题;单个作品呈现为不同角度不同程度的透视,它们都只是片断的截取与放大,不做任何提炼和修饰。“云山”系列清晰地传达出一种“崇高”感,这明确标志着画家丁健飞的审美取向从“优美”转向了“崇高”。

        “优美”与“崇高”是西方美学传统里的重要区分,放置到丁健飞的绘画尤其是山水/风景画历程中是个有效观察点。“崇高”的对应英文词sublime的含义比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理解要丰富得多,简单说来,它不单是山大而高、雄浑恢弘,更是一个强调“一种超越美的,震撼你原先认知框架”的形容词。丁健飞之前的画作,诸如《墨冬风影》中的满池残荷,让人联想到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残荷听雨声”;《竹之风影》里的风中秀竹,是对苏东坡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应和;《呦呦鹿鸣》中优雅的林中鹿,则直接将我们拉进了《诗经》……无论它们传达出的情绪是怅惘、是忧郁、是和谐、抑或是留恋,那些幽雅绵长的情愫都是“优美”的。英国思想家伯克(EdmundBurke)说:“而优美的事物是娇小的,崇高的事物在尺寸上是巨大的;优美的事物应当是平滑的、光亮的,而崇高的事物则是粗糙不平的;优美的事物应当是避免直线,在偏离的时候,也令人难以觉察,而崇高的事物在很多情况下以直线条出现,即使存在偏离也是极为明显的;优美应当柔和精细,而崇高则坚固甚至厚重”——“云山”系列正是后者。

        我们再借着德国哲学巨擘康德(Immanuel Kant)的阐释将对丁健飞近期画作中“崇高”的理解更推进一步。康德在名篇《论优美感和崇高感》中沿用伯克观点,进一步指出优美是温煦畅快的,崇高则是伴随着痛感的审美体验,并进而将崇高分为三类,伴有畏惧感的“恐怖的崇高”、引起纯粹惊异的“高尚的崇高”以及引入人造因素的“华丽的崇高”。“云山”系列中的惊人密度带来的崇高感至少占有了前两类。康德后来在《判断力批判》中又再提“崇高论”,强调“崇高”的客体特征是无形式性或无限性。无形式性即说自然的形式无定规,无限性即无边无际感;无论是无限性还是无形式性都是在挑战人类的认识边界。如果提升到这个意义上,“云山”系列呈现出的“深林人不知”就不仅仅是简单的客观表述或暗暗的失落唏嘘,而是将好奇、向往、震惊、畏惧和无从把握裹挟在了一起。“崇高”带来的快感不是纯粹的,而是混合的,既充满吸引力又让人抗拒和却步。“崇高”比“优美”更为复杂,更贴切现代人的情感结构。它拥有自己的秘密,我们无从掌控却频频仰望,在那里安放着我们时代的焦虑和可能。

        感谢画家丁健飞:在他的笔下风景里有我们的古典美梦,更有我们现代的心灵地图。


        丁健飞

        199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青年画家,影视制片人。

            声明: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国画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国画家网]的价值判断。
        Processed in 0.091(s)   2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32(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