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当雕塑美学邂逅钧瓷意境——娄高强刘静伉俪钧瓷艺术的诗意探索
    2. 许昌禹州神垕的一个小院里,住着娄高强和刘静这对神仙眷侣般的钧瓷艺术家。在窑火与诗画相遇处,刘静夫妇以钧瓷为纸,以釉彩为墨,勾勒出一个流淌着千年文脉的艺术世界。他们的指尖在泥坯上起舞时,《红楼梦》里黛玉葬花的凄美,《西厢记》中月下相会的缠绵,那沉淀在古典文学作品中的诗情画意,在钧瓷的窑变里获得了新的生命。 为事业孤注一掷 “老师做砖雕做了一辈子,四大名著里的人物,很多在他的手里活过。” [详细...]
      2025/04/23 09:08:32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激荡喻体背后的都市镜像
    2. 张望 《麦子》 纸本彩墨 上世纪九十年代,张望的国画创作《麦子》荣获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大奖,让当时的青年艺术家张望一战成名,历经多年艺术阅历增长与积累,他的艺术创作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逐渐迁变成新现实主义表现性都市题材水墨画,从田园景物的清纯风格,到都市风物的反思批判,张望在传统和现代、写实和抽象、清新与繁华之间,依然不变的是作品流露出的悠悠古典气质,他对当下都市浮华背后的灵魂拷问,树立他在当代水墨绘 [详细...]
      2025/04/21 17:29:16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美在劳动——中国美术馆举办劳动题材雕塑展
    2. 熊钢如 铸 5.5×14.5×16.5cm 陶瓷 1964年 在第135个国际劳动节即将到来之际,4月12日,“美在劳动——中国美术馆劳动题材雕塑展”在中国美术馆开渠厅展出。 在历史长河中,劳动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力量。从远古时期人类打磨第一块石器,到现代社会借助高科技进行复杂的生产创造,劳动的形态不断演变,但其核心要义——创造的激情、奉献的无私以及坚韧的毅力,从未改变。中国美术 [详细...]
      2025/04/21 08:44:01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与时代同行”云南省第五届雕塑大展开幕
    2. 陈龙生 西翥灵仪 65×16×14cm 树脂 2025年 由云南省美术家协会、云南美术馆、昆明传媒学院主办的“与时代同行”云南省第五届雕塑大展于4月11-25日在云南美术馆举办。 在云南这片多元文化交融的土地上,山峦叠翠、江河奔涌的壮美与多民族共生的文明记忆始终是艺术家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也为雕塑艺术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雕塑作为一种能够跨越时空、直观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艺术形式, [详细...]
      2025/04/21 08:40:52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徐青峰的水墨作品:抒放与隐谧
    2. 在当代艺术多元共生的格局中,徐青峰在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交融碰撞里行进的水墨艺术探索,导入现代的艺术思维与视觉经验,强化水墨媒介和表现方式的独特性,以水墨将形与神的重构转译成当代绘画语言,将水墨绘画推向新的当代艺术层面,为观者呈现出一个既饱含传统底蕴又洋溢时代气息的艺术语境。 《白天鹅系列之二》四尺整张2023年 纸本水墨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浪潮席卷而来,新的文化思潮、艺术观念等对水墨画形成巨大冲击。以油画创作蜚声艺坛的徐青峰,他的学院毕业创作获得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艺术水准和创作潜力,在学生时代即引 [详细...]
      2025/04/18 13:45:12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聚众家之长,行我之气象
    2. 中国美术评论家孙克与画家纪志华 大凡走上中国画绘画之路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憧憬,那种憧憬美好并把美好用画笔描绘出来的意志,书画人都有。古人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妙语来表达其做天下文章的意志,而今作画的墨客也不例外。纪志华就是这么一个人,画不惊艳枉此生,是他的为生意志。 纪志华,一个来自古都朝歌河南鹤壁的汉子。从学龄前开始,就跟着爷爷提笔练书法,那一笔一划的楷 [详细...]
      2025/04/08 17:22:28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雕塑创作中的意象表达研究
    2.   胡乐林《神与物游·九凤》   雕塑作为一种静态艺术,可在“意象”的烘托下会呈现动态之姿,让人们在鉴赏后获得感悟。“意象”来源于中国艺术的造型观,强调“物我合一”,追求情怀表达和精神境界。将这一概念融入雕塑创作,可通过雕塑语言实现艺术升华。   精神力量的呈现   很多中国雕塑作品属于意象雕塑范畴,映射着中国雕塑发 [详细...]
      2025/04/03 09:28:08 来源:大河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玄裳绮梦——王晓卉中国画作品展在北京隆重开幕
 

    2. 画展前言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田爱习将军致辞 徐涟副院长致辞 曾来德主席致辞 孔紫主席致辞 汤立先生致辞 [详细...]
      2025/03/30 19:41:31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焦桐永驻——雕塑《焦裕禄》的时代回响
    2. 焦裕禄(青铜) 2016年 吴为山   春回大地,新绿初绽。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我们缅怀一位将生命奉献给人民的优秀共产党员——焦裕禄。他扎根兰考,迎风斗沙,带领群众植树治沙、治理风沙盐碱,最终积劳成疾,生命定格在42岁。半个多世纪过去,他的精神却如同焦桐一般,深深扎根在人民心中,成为一座不朽的丰碑。   由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创作的雕像《焦 [详细...]
      2025/03/12 09:12:04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让雕塑艺术成为交流互鉴的媒介
    2.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美协副主席许鸿飞—— 让雕塑艺术成为交流互鉴的媒介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明交流互鉴已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重要力量。艺术是无国界的语言,我希望通过雕塑艺术,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也让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作为一位致力于用雕塑讲述中国故事的艺术家,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美协副主席许鸿飞多年来持续关注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坚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用一件件栩栩如生的雕塑作品,向世界展示着中国文化的魅力,传递着新时代中国的自信与活力。   自2013年起,许鸿飞携“肥女”系列雕 [详细...]
      2025/03/12 09:04:31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555(s)   10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