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藏品之上春好处
    2. 历史的长河中,令人陶醉的春季美景,成就了诸多动人的诗作名篇,也在器物文玩上得以彰显。春季出游踏青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情,透过那些承载着古人春游意兴的文物藏品,我们可以感受过去游春感春的风雅之情。 中国嘉德香港2024年春季拍卖会以1032.9万港元成交了一件清雍正墨彩杜甫游春图笔筒。这件笔筒直径16.4厘米,以极简的设计和精湛的工艺,展现了雍正时期的审美风格。笔筒的墨彩部分均由珐琅黑料绘制而成,以独特的绘画 [详细...]
      2025/04/01 08:52:0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丝路歌韵:敦煌舞乐服饰展示专场”活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
    2. 图片由中国美术馆提供   3月30日,作为“墨韵文脉——甘肃丝路艺术珍品展”的延伸内容,由中国美术馆、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丝路歌韵:敦煌舞乐服饰展示专场”活动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来自兰州大剧院、甘肃省歌剧院、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甘肃演艺集团乐动敦煌的40余位演员,为公众呈现以敦煌壁画为灵感的《梵天》《刹那即永恒》《金刚》《羯鼓伎》《大梦敦煌》等节目,现场还展出了敦煌复原服饰,重现壁画中的典型造型与妆容 [详细...]
      2025/03/31 08:47:23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量突破100万,持续以“爆款”带长尾
    2.   3月2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现象级文创——凤冠冰箱贴累计销量突破100万件,带动凤冠IP全系列产品销售额跨越亿元,创下中国国家博物馆(以下简称“国博”)近20年来单品及系列文创的销售纪录。   而这第100万件的购买者——来自山东东营的95后观众李雅菲,很幸运地收获了国博文创团队精心准备的无比精美、让围观观众羡慕不已的“纪念款凤冠冰箱贴”,还有一本有着特殊意义的纪念证书。   小 [详细...]
      2025/03/31 08:45:29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重器千秋难败毁——观《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2. 《大禹治水图》玉山子 清乾隆年制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自古以来,玉器在中国有着独特地位。不惟使用玉器的传统源远流长,玉器的种类亦称琳琅满目。而“玉山子”则是其中的独特品类。它以玉为载体,雕琢而成山水人文景观,是立体的山水画。玉山子最早起源于宋代。不过传世所见的宋代玉山子都属小型,最早的巨型玉山子出现于元代,为元世祖忽必烈下令琢制的“渎山大玉海”。而体型最大者,则为清乾隆年间制成的《大禹治水图》 [详细...]
      2025/03/31 08:43:40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自然造物——倪柏钦印纹陶作品展
    2. 倪柏钦印纹陶花器 近日,杭州萧山茅湾里印纹陶博物馆特别策划举办了“自然造物——倪柏钦印纹陶作品展”,本次展览共展出印纹硬陶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倪柏钦作品142件,含香器、茶器、花器、文房用品等,展品聚焦倪柏钦近年创作的印纹陶精品,通过“越技传心”、“陈窑新火”、“抟泥成韵”三大主题单元,呈现传统印纹陶技艺与现代艺术语言的交融共生,为观众开启一场跨越千年的陶艺美学对话。 3月22日,“濯 [详细...]
      2025/03/29 08:57:09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美玉五千年》:韩连国教授构建的玉石文明学术世界
    2. 近日,韩连国教授所著的《美玉五千年》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该书填补了我国玉器断代研究的多项空白,更以跨学科视角建立起从红山文化玉器到明清时期玉文化鉴赏的完整学术体系。 韩连国教授作为上海油画雕塑院、油画修复研究室的专家,是横跨油画修复、文物鉴定与艺术品收藏三大领域的跨界泰斗,他凭借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与独特的文化洞察力,在《美玉五千年》中创造性地提出了“美是收藏的灵魂”理论。该理论通过艺术审美的理念手段与艺术 [详细...]
      2025/03/29 08:51:5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在龙美术馆展出
    2. 3月22日,龙美术馆(西岸馆)推出今年上半年最重磅的展览“天地大观——跨越时光的文明印记”,以“金石寿”“器载道”“思无邪”和“无尽藏”四个板块,精选约200件(套)从商周至明清的珍贵文物,包含甲骨文、青铜器、玉器、瓷器、佛像、家具等展出,呈现了传统器物之中帝王意志、文人雅趣与民间智慧的融合。 展出文物皆是重量级名品,让观者心心念念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再次亮相,距离上一次上海市民见到它,已有十年之久。更多珍 [详细...]
      2025/03/29 08:51:04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多彩巴蜀”跨越文旅时空走廊
    2. “多彩巴蜀——第四届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于3月25日至4月20日在重庆美术馆展出。 巴蜀之地,以山川形胜铸其筋骨,以人文渊薮养其魂魄。巴蜀文旅走廊,既是“双城经济圈”的战略动脉,更是古老文明与现代性对话的实验场域。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讲好巴蜀文化艺术故事、共建文化旅游走廊的目标,重庆美术馆(院)联合四川省诗书画院、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连续四年推出“巴蜀文旅走廊美术作品展”,形成能够充分彰显巴蜀文化内涵、人文气质、自然景观的美术展览品牌。 本次展览展出巴蜀两地三院及各区县艺术家、高校师生及新文艺群体作品147件(组),涵盖中国画、油画 [详细...]
      2025/03/29 08:48:29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器物载道:外交赠礼中的东方美学叙事
    2. 在国际外交的宏大舞台上,中国外交赠礼不仅是礼仪的载体,更是一部浓缩中华文明的“立体典籍”。每一件国礼都如同文化基因的密码锁,以器载史、以礼为媒、以艺通心,开启从历史纵深到未来图景的东方美学叙事。这些赠礼跨越时空,向世界回应着“何以中国”的深层答案,彰显着“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文化理念和文明胸怀。 以器载史: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之美。中国外交赠礼的历史厚重感,源于五千年中华文明长河的奔涌不息。器物作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核心媒介,承载着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共有回忆和发展脉络。国礼的设计与巧思就是这一文化理念的生动实践。从西周青铜器到现代景泰蓝,国礼是历史记忆的动 [详细...]
      2025/03/28 08:39: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4月起施行
    2. 为了加强黄帝陵的保护和管理,彰显黄帝陵作为中华文明精神标识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陕西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了《陕西省黄帝陵保护条例》(简称《条例》)。 《条例》共五章三十一条,将于4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标志着黄帝陵保护进入法治化新阶段,对加深社会各界和海内外中华儿女对黄帝陵所承载的历史文化的了解和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条例》在明确文物保护的同时,注重彰显黄帝陵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贯彻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要求,一 [详细...]
      2025/03/28 08:35:37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0.669(s)   100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