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非遗工坊:从技艺传承到“造血”自立
    2. 吕爽在浙江嵊州竹编工坊专心创作 受访者供图 泥塑变身文创产品,绣娘的作品登上国际舞台,手工艺品化为都市潮品……近年来,扎根城镇乡村的非遗工坊成为带动百姓增收致富、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其间,工艺革新、造型更新、效益焕新等诸多创新实践则是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果。今天,非遗工坊走出了一条怎样的新路? 把传统形 [详细...]
      2025/04/10 08:54:03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室内放风筝——此处无风胜有风
    2. 商场内的风筝展示引人关注 “与户外风筝相比,我觉得室内风筝更加赏心悦目。众多风筝制作技艺传承人、爱好者通过表演,赋予了风筝‘生命’,让它们不仅仅展翅高飞,而且活灵活现,拥有了情感……”观看室内风筝展演的陕西咸阳市民田女士给出这样的评价。 近日,由咸阳市文化和旅游局、中共咸阳市秦都区委宣传部、咸阳市秦都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咸阳市秦都区文化馆等承办的“幸福咸阳 筝筝日上”首届全国室内非遗 [详细...]
      2025/04/10 08:47:44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聚众家之长,行我之气象
    2. 中国美术评论家孙克与画家纪志华 大凡走上中国画绘画之路的人,骨子里都有一种憧憬,那种憧憬美好并把美好用画笔描绘出来的意志,书画人都有。古人用“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妙语来表达其做天下文章的意志,而今作画的墨客也不例外。纪志华就是这么一个人,画不惊艳枉此生,是他的为生意志。 纪志华,一个来自古都朝歌河南鹤壁的汉子。从学龄前开始,就跟着爷爷提笔练书法,那一笔一划的楷 [详细...]
      2025/04/08 17:22:28 来源:网络 编辑:静愚
    1. 罗哲文:守护中华文脉的世纪匠心
    2.   “文物保护者的名字无需被铭记,重要的是将遗产完整交给后人。”我国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曾这样说。作为新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奠基者之一,罗哲文的一生堪称一部“行走的文物保护史”,长城、大运河、赵州桥、布达拉宫……在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文物古迹保护工作中,都留下了他奔走的身影。近日,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故宫博物院共同主办的“业守精勤匠心永驻——罗哲文百年诞辰纪念展”,展出了罗哲文先生所著书籍、珍贵手稿,他使用过的相机、卷尺、测绘物 [详细...]
      2025/04/07 08:54:3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百花不落地 美丽留世间
    2.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这句诗原本是说,黛玉看到凋谢的花朵被风吹起,心中可怜那些美丽的花朵。花朵的开放是你我不能拒绝的美丽,然而如何将这美丽留下来呢?在古代除了画画,还可以将其烧制成瓷器。在清代,随着制瓷工艺的进步,一种名为“百花不落地”的瓷器纹饰出现了,其色彩极为丰富,花团锦簇、洋洋大观。 “百花不露”,也叫“百花不落地”,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表现手法。其纹饰通常出现在粉彩瓷器上,各色花朵将整 [详细...]
      2025/04/05 08:58:57 来源:美术报 编辑:静愚
    1. 汇聚国内外美术馆机构负责人,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季开幕
    2.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开幕、国际美术馆高峰论坛、全国高校艺术博物馆联盟会议……3月30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学术季拉开帷幕,汇聚来自全球顶尖艺术机构的专家学者、策展人和艺术博物馆管理者,带来高浓度的信息量和权威的美术馆行业研讨及洞察。 3月30日上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陈列”正式开幕。展览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2万余件展品中精选近500余件优秀作品,分为“古代中国艺术”和“现代中国美术”两部分。其 [详细...]
      2025/04/03 09:17:12 来源:北京日报 编辑:静愚
    1. 在传承与创新中挖掘纺织非遗的时尚潜力
    2. 从苗绣登上国际时装周,到藏族挑花刺绣与国际品牌合作,纺织非遗的时尚潜力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被挖掘。“这种合作让非遗技艺直接对话国际品牌,实现了文化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共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评价。近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纺织非遗与时尚融合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政府、行业协会、高校、企业等从业人员围绕纺织非遗的传承创新展开深度对话。 纺织非遗在国内外时尚界频频“出圈”,北京时装周等平台为非遗与品牌的结合搭建了桥梁,推动非遗从博物馆展品向生活美学转化。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专职副主席谢方明说:“时装周已成为非遗‘出圈’的重要推手,设计师需在尊重传 [详细...]
      2025/04/03 08:49: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编辑:静愚
    1. 《巨匠·紫砂七老传略》新书发布座谈会举办
    2. 由中国文联民间文艺艺术中心、江苏省民协、江苏人民出版社、宜兴市政协主办的《巨匠·紫砂七老传略》新书发布座谈会日前在中国文艺家之家举办。中国文联原党组成员、副主席郭运德,中国作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吉狄马加,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连辑,以及徐栋、李琦、侯仰军、白鹤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巨匠·紫砂七老传略》作者代表宗伟方、裴峻峰、史书昊,“紫砂七老”传人代表、亲属等出席会议。 《巨匠·紫砂七老传略》一书是对宜兴紫砂艺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七位大师——任淦庭、朱可心、裴石民、吴云根、王寅春、顾景舟、蒋蓉的艺术生涯与精神风貌的全面梳理与深情回顾,于2024年10月由江苏人民出 [详细...]
      2025/04/02 08:26:08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中国民协2025年工作会议在贵州召开
    2. 3月28日至31日,中国民协2025年工作会议在贵州凯里召开。会议系统总结2024年工作成绩和经验,深入分析当前形势与任务,科学谋划部署2025年工作重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昕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中国民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荣书琴,贵州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锡广,黔东南州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付乐欣等出席,中国民协主席团成员、分党组成员,各省区市文联分管负责同志及民协负责人等参加会议。 3月29日,恰逢中国民协成立75周年,工作会回顾了中国民协75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对中国民协在凝聚民间文艺工作者力量、传承 [详细...]
      2025/04/02 08:24:32 来源:中国艺术报 编辑:静愚
    1. 山东菏泽:东明粮画进课堂
    2.   【文化中国行】   “这是真的粮食吗?”   “这跟我们平时画的画看起来不太一样啊。”   “吃的东西还能作画呢?我也想试试!”   …………   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传承活动在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解放路实验学校上演。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东明粮画传承人走进课堂,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文化体验之旅。   东明粮画又称“福籽绘”,是中华粮画艺术的一个流派,是一种用五谷杂粮拼粘而成的传统民间工艺画。东明粮画巧妙地利用各种五谷杂粮的天然形状和 [详细...]
      2025/04/02 08:22:59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静愚

    Processed in 1.389(s)   99 queries